野马
词语解释
野马[ yě mǎ ]
⒈ 未经人驯养的马,如蒙古野马(又名普氏野马Przhevalski’s horse)
英mustang; bronco;
⒉ 逃到野外生活的家马。
⒊ 田野上空蒸腾浮游的水汽。
例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英vapor in open country;
引证解释
⒈ 兽名。一种野生的马。目前我国北方仍有出产。国务院规定,列为保护动物,严禁捕猎。
引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请令以橐駞、白玉、野马、騊駼、駃騠、良弓为献。”
朱右曾 校释:“野马,如马而小,出塞外。”
《战国策·宋卫策》:“智伯 欲伐 卫,遗 卫 君野马四百。”
⒉ 兽名。貉的俗称。
引明 陈禹谟 《四书名物考》:“楚 蜀 界中多貉,俗名野马。”
⒊ 指野性不驯的马。
引唐 韩愈 《招扬之罘》诗:“野马不识人,难以驾车盖。”
宋 苏轼 《次韵张恕春暮》:“老猿好饮常连臂,野马依人自络头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八二回:“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。”
⒋ 指野外蒸腾的水气。 唐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三“野马”
引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野马也,尘埃也。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”
郭象 注:“野马者,游气也。”
成玄英 疏:“此言青春之时,阳气发动,遥望藪泽之中,犹如奔马,故谓之野马也。”
元 麻革 《送杜仲梁东游》诗:“野马何决骤,飞云何悠扬。”
章炳麟 《訄书·原教下》:“今精气被於水土卉木以成物矣,某游魂则散乎无形埒之宇,归乎野马。”
一说,野马即尘埃。 唐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三:“野马”
孙星衍 校正:“或问:‘游气何以谓之野马?’答云:‘马,特塺字假音耳。野塺,言野尘也。’”
唐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三“野马” 孙星衍 校正:“或问:‘游气何以谓之野马?’答云:‘马,特塺字假音耳。野塺,言野尘也。’”
闻一多 《古典新义·庄子内篇校释》:“野马字盖即沙漠之漠……野马亦尘埃耳。 《庄子》盖以野外者为野马,室中者为尘埃,故两称而不嫌。”
南朝 梁 虞羲 《赠何郎》诗:“向夕秋风起,野马杂尘埃。”
唐 韩偓 《安贫》诗:“窗里日光飞野马,案头筠管长蒲卢。”
清 赵翼 《闻秦蜀兵夹击流贼奏捷喜赋》诗:“醉人味似糟猪肉,殤鬼魂为野马尘。”
国语辞典
野马[ yě mǎ ]
⒈ 野生的马。
引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:「被班文跨野马,凌三嵕之危。」
⒉ 比喻好动难约束。
引《红楼梦·第三三回》:「贾政便问道:『你跑什么?带著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,不知往那里逛去,由你野马一般。』」
⒊ 游动的薄云或水蒸气。
引《庄子·逍遥游》:「野马也,尘埃也。」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mǎ shàng马上
 - mù mǎ木马
 - shì yě视野
 - luó mǎ罗马
 - bǎo mǎ宝马
 - hēi mǎ黑马
 - yě mán野蛮
 - rén mǎ人马
 - mǎ chē马车
 - yě shòu野兽
 - mǎ lù马路
 - sī mǎ司马
 - mǎ kè马克
 - yě wài野外
 - yě xīn野心
 - yě shēng野生
 - qí mǎ骑马
 - kuáng yě狂野
 - mǎ jiǎ马甲
 - lì mǎ立马
 - mǎ dá马达
 - bái mǎ白马
 - mǎ tǒng马桶
 - shàng mǎ上马
 - yě zhū野猪
 - mǎ cì马刺
 - yě xìng野性
 - mǎ lì马力
 - yě rén野人
 - tián yě田野
 - tiān mǎ天马
 - dà mǎ大马
 - pǐ mǎ匹马
 - zhàn mǎ战马
 - xià mǎ下马
 - xiǎo mǎ小马
 - mǎ pǐ马匹
 - huāng yě荒野
 - bīng mǎ兵马
 - yě zhàn野战
 - mǎ hǔ马虎
 - chū mǎ出马
 - mǎ tí马蹄
 - yě huā野花
 - jùn mǎ骏马
 - yuán yě原野
 - mǎ yǐ马尾
 - kuàng yě旷野
 - jīn mǎ金马
 - sài mǎ赛马
 - mǎ lǐ马里
 - cè mǎ策马
 - lǎo mǎ老马
 - bān mǎ斑马
 - mǎ kě马可
 - mǎ pì马屁
 - cháo yě朝野
 - fēi mǎ飞马
 - hǎi mǎ海马
 - chē mǎ车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