趋跄的意思
趋跄
词语解释
趋跄[ qū qiàng ]
⒈ 形容步趋中节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。亦指朝拜,进谒。
⒉ 指入朝做官,出仕。
⒊ 奔走侍奉。
⒋ 奉承拍马;阿附。
⒌ 疾行貌。
⒍ 指音乐的板眼节奏。
引证解释
⒈ 形容步趋中节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。亦指朝拜,进谒。
引《诗·齐风·猗嗟》:“巧趋蹌兮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礼有徐趋疾趋,为之有巧有拙,故美其巧趋蹌兮。”
唐 元稹 《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制》:“庄宪皇后 姪 王悦 等,或勋戚荫餘,或公卿贵胤。佩觿有趋蹌之美,释褐参侍从之荣。”
宋 王禹偁 《乞差官通摄谒庙大礼使表》:“既列三臺之首,合居五使之先。顾筋力之不支,虑趋蹌之失度。輒伸悃愊,冀免遣差。”
清 唐孙华 《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》诗:“推排列拜皆新贵,乌纱银带纷趋蹌。”
⒉ 指入朝做官,出仕。
引明 汤显祖 《阳谷主人饮》诗:“趋蹌乃人理,卧托非世资。”
⒊ 奔走侍奉。
引宋 苏舜钦 《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》:“阁下以高文閎才都盛位,而某以吏属,时得趋蹌左右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二》:“刘德 状貌如村翁,而临阵镇定乃尔!参将都司,徒善应对趋蹌耳。”
⒋ 奉承拍马;阿附。
引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七:“莫难道诗骨瘦嵓嵓,掂详了这廝趋蹌,身分便活脱下 钟馗 一二三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牛氏规奴》:“更羡他知书知礼,是一箇不趋蹌的秀才,若论他有德有行,好一位戴冠儿的君子。”
清 袁枚 《续新齐谐·淫谄二罪冥责甚怪》:“贫贱之人谋生不得,或奔走权门,或趋蹌富室,被人耻笑,亦是不得已之事。”
⒌ 疾行貌。
引明 徐渭 《翠乡梦》第二出:“这嘴脸便不像俺的爷,临了那几步趋蹌却像得俺爷好。”
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上·罗台山》:“﹝ 罗臺山 ﹞掌师子周旋趋蹌如往月时,由是门内外人始知公负奇力。”
⒍ 指音乐的板眼节奏。
引宋 梅尧臣 《依韵和春日见示》:“龙咽嘹喨留行月,凤翼趋蹌巧定场。”
国语辞典
趋跄[ qū qiāng ]
⒈ 快步走。《二刻拍案惊奇·卷二十一》: 「尼姑见有客来,趋跄迎进拜茶。」
引《诗经·齐风·猗嗟》:「巧趋跄兮,射则臧兮。」
⒉ 依附权势。
引明·高明《汲古阁本琵琶记·第三出》:「更羡他知书知礼,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。」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qū shì趋势
 - rì qū日趋
 - qū xiàng趋向
 - liàng qiàng踉跄
 - qū tóng趋同
 - qū jìn趋近
 - zǒu qū走趋
 - zhì qū志趋
 - zú qiàng踿跄
 - zhǐ qū指趋
 - zhí qū直趋
 - zhēn qū真趋
 - yōu qū幽趋
 - yì qū意趋
 - yì qū异趋
 - xùn qū迅趋
 - xú qū徐趋
 - xiáng qū翔趋
 - qiān qū孅趋
 - wú qū吴趋
 - xiāng qū相趋
 - wù qū骛趋
 - xì qū隙趋
 - tíng qū庭趋
 - téng qū腾趋
 - shùn qū顺趋
 - shí qū时趋
 - shū qū殊趋
 - bài qū败趋
 - bài qū拜趋
 - chén qū晨趋
 - bēn qū奔趋
 - bì qū避趋
 - biàn qū变趋
 - bù qū不趋
 - bù qū步趋
 - chí qū驰趋
 - cù qiàng蹴跄
 - cù qū蹙趋
 - dìng qū定趋
 - fèng qiāng凤跄
 - fēng qū风趋
 - fú qū凫趋
 - guī qū归趋
 - jí qū疾趋
 - jì qiāng济跄
 - jié qū节趋
 - jìn qū进趋
 - kōu qū抠趋
 - jué qū蹶趋
 - làng qiāng浪跄
 - lǐ qū鲤趋
 - lóng qū龙趋
 - luán qiàng鸾跄
 - páng qū旁趋
 - mǒ qiàng抹跄
 - qí qū岐趋
 - qí qū歧趋
 - qǐ qū起趋
 - qiàng qiàng跄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