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            隐栝的意思
隐栝
三七中文 777ZW.COM
词语解释
隐栝[ yǐn guā ]
⒈ 亦作“隐括”。亦作“隐?”。
⒉ 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。
⒊ 引申为标准、规范。
⒋ 矫正,修正。
⒌ 审度;查核。
⒍ 概括。
三七中文 777ZW.COM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隐括”。
⒉ 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。
引《韩非子·难势》:“夫弃隐栝之法,去度量之数,使 奚仲 为车,不能成一轮。”
王先慎 集解:“张榜 本、 赵 本‘栝’作‘括’。”
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:“揉曲曰隐,正方曰栝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大论》:“俗非 唐 虞 之时,而世非 许由 之民,而欲废法以治,是犹不用隐括斧斤,欲挠曲枉直也。”
郭沫若 《十批判书·韩非子的批判》:“木箭必待隐栝而后成为轮矢,人也必须加以人工然后才成为善人。”
⒊ 引申为标准、规范。
引唐 长孙无忌 《进律疏议表》:“撰《律疏》三十卷,笔削已了,实三典之隐括,信百代之準绳。”
清 章学诚 《文史通义·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下》:“虽中庸史官,皆可勉副绳墨,粗就隐括。”
⒋ 矫正,修正。
引《后汉书·邓训传》:“训 考量隐括。”
李贤 注引《孙卿子》:“拘木必待隐括蒸揉然后直。”
汉 何休 《<春秋公羊传>序》:“往者略依 胡母生 条例,多得其正,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。”
徐彦 疏:“解云,隐谓隐审,括为检括,绳墨犹规矩也。”
⒌ 审度;查核。 《后汉书·邓训传》:“建初 三年,拜 训 謁者,使监领其事。
引训 考量隐括,知大功难立,具以上言。”
李贤 注:“隐审量括之也。”
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请自今选曹宜精隐括,依旧立簿,使冠履无爽,各实不违。”
宋 王安石 《与孟逸秘校手书》之五:“阁下宜勉数日之劳,躬往隐括而发之,裁其价以予民。”
⒍ 概括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回目:“説楔子敷陈大义,借名流隐括全文。”
郭沫若 《奴隶制时代·评<离骚>底作者》:“但《离骚》里面的话分明被隐括着的。”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yǐn cáng隐藏
 - yǐn sī隐私
 - yǐn huàn隐患
 - yǐn yǐn隐隐
 - yǐn xíng隐形
 - yǐn mán隐瞒
 - yǐn yuē隐约
 - yǐn bì隐蔽
 - yǐn mì隐秘
 - yǐn jū隐居
 - yǐn hán隐含
 - yǐn nì隐匿
 - yǐn yōu隐忧
 - yǐn rěn隐忍
 - yǐn shì隐士
 - yǐn mì隐密
 - yǐn qíng隐情
 - yǐn yù隐喻
 - yǐn mò隐没
 - yǐn xiàn隐现
 - tuì yǐn退隐
 - guī yǐn归隐
 - yǐn huì隐晦
 - yǐn tuì隐退
 - yǐn tòng隐痛
 - sī yǐn私隐
 - yǐn huì隐讳
 - yǐn fú隐伏
 - yǐn yì隐逸
 - líng yǐn灵隐
 - dà yǐn大隐
 - yǐn yǔ隐语
 - yǐn dùn隐遁
 - cè yǐn恻隐
 - yǐn jí隐疾
 - luó yǐn罗隐
 - yǐn zhōng隐衷
 - yǐn shè隐射
 - ā yǐn阿隐
 - āi yǐn哀隐
 - ān yǐn安隐
 - zuò yǐn坐隐
 - zì yǐn自隐
 - xiān yǐn仙隐
 - zhōng yǐn钟隐
 - zhōng yǐn中隐
 - zhì yǐn至隐
 - zhèn yǐn震隐
 - zhāng yǐn鄣隐
 - zhēn yǐn真隐
 - zhāo yǐn招隐
 - zhēn yǐn贞隐
 - zé yǐn赜隐
 - yǐn shí隐实
 - yǐn dé隐德
 - yǐn mín隐民
 - yǐn jìng隐静
 - yǐn zhì隐滞
 - yǐn tǔ隐土
 - yǐn hēi隐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