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恪的意思
三恪
词语解释
三恪[ sān kè ]
⒈ 周朝新立,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,给以王侯名号,称三恪,以示敬重。周封三朝说法有二。一说封虞、夏、商之后于陈、杞、宋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昔虞阏父为周陶正,以服事我先王。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,与其神明之后也,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,而封诸陈,以备三恪。”杜预注:“周得天下,封夏、殷二王后,又封舜后,谓之恪,并二王后为三国。其礼转降,示敬而已,故曰三恪。”一说封黄帝、尧、舜之后于蓟、祝、陈。《诗·陈风谱》唐孔颖达疏:“案《乐记》云:'武王未及下车,封黄帝之后于蓟,封帝尧之后于祝,封帝舜之后于陈;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杞,投殷之后于宋。'则陈与蓟祝共为三恪,杞宋别为二王之后矣。”后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。
引证解释
⒈ 周 朝新立,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,给以王侯名号,称三恪,以示敬重。 周 封三朝说法有二。一说封 虞、夏、商 之后于 陈、杞、宋。
引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昔 虞閼父 为 周 陶正,以服事我先王。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,与其神明之后也,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 公,而封诸 陈,以备三恪。”
杜预 注:“周 得天下,封 夏、殷 二王后,又封 舜 后,谓之恪,并二王后为三国。其礼转降,示敬而已,故曰三恪。”
一说封 黄帝、尧、舜 之后于 蓟、祝、陈。《诗·陈风谱》 唐 孔颖达 疏:“案《乐记》云:‘ 武王 未及下车,封 黄帝 之后於 蓟,封帝 尧 之后於 祝,封帝 舜 之后於 陈 ;下车乃封 夏后氏 之后於 杞,投 殷 之后於 宋。’则 陈 与 蓟 祝 共为三恪, 杞 宋 别为二王之后矣。”
后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。 《新唐书·玄宗纪》:“﹝ 天宝 九载﹞九月辛卯,以 商、周、汉 为三恪。”
《新五代史·晋高祖纪》:“﹝ 天福 二年春正月﹞封 唐 宗室子为公,及 隋 酅公 为二王后,以 周 介公 备三恪。”
清 钱谦益 《会同馆》诗之一:“会朝 青海 班三恪,莫讶胡儿説会同。”
国语辞典
三恪[ sān kè ]
⒈ 周武王克殷,封前三朝的后裔以王侯名号,称为「三恪」。一说封虞、夏、殷之后于陈、杞、宋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晋·杜预·注:「周得天下,封夏、殷二王后,又封舜后,谓之恪,并二王后为一国。其礼转降,示敬而已,故曰三恪。」一说封黄帝、尧、舜之后于蓟、祝、陈。《诗经·陈谱》唐·孔颖达·正义:「武王未及下车,封黄帝之后于蓟,封帝尧之后于祝,封帝舜之后于陈。」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sān xīng三星
 - dì sān第三
 - sān dà三大
 - sān tiān三天
 - sān guó三国
 - sān fēn三分
 - sān zhǒng三种
 - sān cì三次
 - sān diǎn三点
 - sān xiá三峡
 - sān jiǎo三角
 - sān qiān三千
 - sān bǎi三百
 - sān nóng三农
 - sān jiā三家
 - sān rì三日
 - zài sān再三
 - sān tiáo三条
 - sān lèi三类
 - sān dài三代
 - sān bā三八
 - sān sì三四
 - sān fāng三方
 - sān shì三室
 - sān chǐ三尺
 - sān chéng三成
 - sān chóng三重
 - èr sān二三
 - sān zhāng三张
 - sān bāo三包
 - sān wǔ三五
 - sān xiāng三相
 - sān jiǔ三九
 - sān dào三道
 - sān hào三号
 - sān shì三世
 - sān miàn三面
 - liǎng sān两三
 - sān duàn三段
 - sān xǐng三省
 - sān máo三毛
 - sān tōng三通
 - sān chǎng三场
 - sān lún三轮
 - sān jūn三军
 - sān hé三和
 - sān jiǎ三甲
 - sān gēng三更
 - sān shēng三声
 - sān sè三色
 - sān zhī三支
 - sān fáng三房
 - sān zǔ三组
 - sān děng三等
 - sān zì三字
 - sān xiàn三线
 - sān wéi三围
 - sān sī三思
 - zhāng sān张三
 - sān yī三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