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弟的意思
孝弟
词语解释
孝弟[ xiào dì ]
⒈ 弟承兄位为帝者,享祀宗庙时称“孝弟”。孝顺父母,敬爱兄长。汉代乡官名。指孝弟者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孝悌”。
⒉ 孝顺父母,敬爱兄长。
引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鲜矣。”
朱熹 集注:“善事父母为孝,善事兄长为弟。”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诏圣》:“闻礼义行而刑罚中,未闻刑罚行而孝悌兴也。”
《新唐书·孝友传赞》:“圣人治天下有道,曰‘要在孝弟而已’。”
宋 陈亮 《祭林圣材文》:“孝悌称於宗族乡党,慈爱隆於父子弟昆。”
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汉 朝取士之法……惟以孝廉为重。孝者,孝弟;廉者,廉洁。孝则忠君,廉则爱民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一:“王禄 道:小弟远游,父母兄长跟前,有失孝悌,专为着几分微利,以致如此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六三回:“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,不敢自专,具本请旨。”
⒊ 指孝弟者。
引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今朕亲耕藉田以为农先,劝孝弟,崇有德,使者冠盖相望,问勤劳,恤孤独,尽思极神,功烈休德,未始云获也。”
⒋ 汉 代乡官名。
引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,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,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。”
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幸得备位,为郡表率,不能宣明教化,至令民有骨肉争讼,既伤风化,重使长吏、嗇夫、三老、孝弟受其耻。”
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其赐天下男子爵,人二级;三老、孝悌、力田,人三级。”
李贤 注:“三老、孝悌、力田,三者皆乡官之名。三老, 高帝 置,孝悌、力田, 高后 置,所以劝导乡里,助成风化也。”
宋 苏轼 《策问》之二:“古者有劝农之官、力田之科,与孝弟同。而自 汉 以来,率用户口登耗、黜陟守宰。”
⒌ 亦作“孝悌”。弟承兄位为帝者,享祀宗庙时称“孝弟”。
引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八年》:“故 太祖 之室, 太宗 称孝弟, 真宗 称孝子,大行皇帝称孝孙。”
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孝弟》:“古人惟子孙称孝,《诗》‘绥予孝子’、‘孝孙徂位’,皆庙中之称,后代以弟承兄,则有称孝弟者。”
国语辞典
孝弟[ xiào tì ]
⒈ 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。也作「孝悌」。
引《论语·学而》:「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鲜矣。」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dì di弟弟
 - xiǎo dì小弟
 - dì zǐ弟子
 - tú dì徒弟
 - zǐ dì子弟
 - shī dì师弟
 - dì xiōng弟兄
 - lǎo dì老弟
 - xiào shùn孝顺
 - xiào jìng孝敬
 - biǎo dì表弟
 - bù xiào不孝
 - dì mèi弟妹
 - zhōng xiào忠孝
 - xiào zǐ孝子
 - xiào xīn孝心
 - xián dì贤弟
 - xiào dào孝道
 - dì xí弟媳
 - jìn xiào尽孝
 - xiào lián孝廉
 - xiào fú孝服
 - xiào tì孝悌
 - nèi dì内弟
 - lìng dì令弟
 - dài xiào戴孝
 - xiào xíng孝行
 - dì fù弟妇
 - diào xiào吊孝
 - zhòng xiào重孝
 - ā dì阿弟
 - zuò xiào作孝
 - zhuī xiào追孝
 - zǐ dì姊弟
 - zōng dì宗弟
 - zhǒng dì冢弟
 - zhì dì稚弟
 - zhì dì治弟
 - zhì dì至弟
 - zú dì族弟
 - zhì xiào至孝
 - zhū dì诸弟
 - zhōng dì中弟
 - zhòng dì仲弟
 - zhèng dì争弟
 - zhāo xiào昭孝
 - zhēn xiào贞孝
 - yuán dì元弟
 - yǒu dì友弟
 - zèng xiào赠孝
 - yīn dì姻弟
 - yí dì姨弟
 - yì xiào义孝
 - xùn dì逊弟
 - xiū xiào修孝
 - xiù xiào秀孝
 - xíng xiào行孝
 - xiào kè孝恪
 - xiè dì谢弟
 - xiào zhì孝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