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牒的意思
玉牒
词语解释
玉牒[ yù dié ]
⒈ 古代帝王封禅、郊祀的玉简文书。记载帝王谱系、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。至宋代,每十年一修。神仙名籍。泛指典册、史籍。指佛道之书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帝王封禅、郊祀的玉简文书。
引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封 泰山 下东方,如郊祠 泰一 之礼。封广丈二尺,高九尺,其下则有玉牒书,书祕。”
唐 刘肃 《大唐新语·郊禅》:“开元 十三年, 玄宗 既封禪,问 贺知章 曰:‘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?’ 知章 对曰:‘玉牒本通神明之意,前代帝王所求各异,或祷年算,或求神仙,其事微密,故外人莫知之。’”
宋 王禹偁 《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》:“祈福不劳藏玉牒,礼天须至用金泥。”
⒉ 记载帝王谱系、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。至 宋 代,每十年一修。
引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三》:“﹝ 宗正寺 ﹞知图谱官一人,修玉牒官一人。”
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三:“玉牒修书,始於 大中 祥符,至於 政 宣 而极备……编年以纪帝系,而戴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,为《玉牒》。”
明 何景明 《寄樊国宾》诗:“业绍青緗旧,名沾玉牒香。”
爱新觉罗·溥仪 《我的前半生》第九章:“我曾根据一九三七年修订的‘玉牒’和妹妹弟弟们提供的材料,做过一个统计。”
⒊ 泛指典册、史籍。
引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鸟策篆素,玉牒石记。”
张铣 注:“玉牒、石记,皆典策类也。”
《文选·张协<七命>》:“生必耀华名於玉牒,没则勒洪伐於金册。”
李周翰 注:“玉牒、金册,并国史也。”
⒋ 指佛道之书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黄白》:“《玉牒记》云:‘天下悠悠,皆可长生也;患於犹豫,故不成耳。’”
隋 炀帝 《宝台经藏愿文》:“前佛后佛,谅同金口;即教当教,寧殊玉牒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七:“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,盛以自然云锦之囊,封以三寳神之章,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,谓之玉牒金书。”
⒌ 神仙名籍。
引唐 韦应物 《萼绿华歌》:“有一人兮升紫霞,书名玉牒兮 萼緑华。”
国语辞典
玉牒[ yù dié ]
⒈ 古代帝王举行封禅礼时用来告祭上天的文字。
引《史记·卷一二·孝武本纪》:「封泰山下东方,如郊祠泰一之礼。封广丈二尺,高九尺,其下则有玉牒书。」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封禅》:「固知玉牒金镂,专在帝皇也。」
⒉ 皇族的谱系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八回》:「听见左右的人说,宁王在玉牒中是第八个王子。」
⒊ 泛称国史、典册。
引《文选·张协·七命》:「生必耀华名于玉牒,没则勒洪伐于金册。」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yù mǐ玉米
 - yù shí玉石
 - yù nǚ玉女
 - bǎo yù宝玉
 - yù qì玉器
 - yù lán玉兰
 - yù shǒu玉手
 - yù lóng玉龙
 - xiǎo yù小玉
 - yù dì玉帝
 - yù pèi玉佩
 - yù huáng玉皇
 - yù ér玉儿
 - bì yù碧玉
 - jīn yù金玉
 - yù tǐ玉体
 - yù miàn玉面
 - huáng yù黄玉
 - yù dài玉带
 - yù diāo玉雕
 - zǐ yù紫玉
 - yù xǐ玉玺
 - yù tù玉兔
 - hóng yù红玉
 - yù zhào玉照
 - yù zhū玉珠
 - yù dào玉道
 - lán yù蓝玉
 - yù lì玉立
 - lǐ yù李玉
 - yù qīng玉清
 - yù huá玉华
 - yù fèng玉凤
 - yù bì玉臂
 - yù zān玉簪
 - cuì yù翠玉
 - yù chéng玉成
 - yù pán玉盘
 - qīng yù青玉
 - yù zhú玉竹
 - yù táng玉堂
 - huái yù怀玉
 - yù suì玉碎
 - sòng yù宋玉
 - gāng yù刚玉
 - yù píng玉瓶
 - yù fó玉佛
 - ruǎn yù软玉
 - yù rǔ玉乳
 - yù zhù玉柱
 - yù suǐ玉髓
 - yù yǔ玉宇
 - yù lín玉麟
 - yù méi玉梅
 - pú yù璞玉
 - yù jié玉洁
 - yù lián玉莲
 - yù sè玉色
 - tōng dié通牒
 - pèi yù佩玉